古代名剑 / 古代名剑排名
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剑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是指轩辕、湛泸、赤霄、太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等。在十大名剑中,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但毋庸置疑,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剑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剑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了中华名族某种正德、正身、正义的气节。
十大名剑常见的说法为:(轩辕、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还有另一种说法:十大名剑:(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其中:泰阿,龙渊,工布,湛泸,巨阙,鱼肠,纯钧,胜邪由欧冶子铸就。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 春秋末期到 战国初期 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 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国。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
传说中的十大名剑
承影
纯钧
鱼肠
干将莫邪
七星龙渊
泰阿
赤霄
湛泸
轩辕夏
还有另一种说法:十大名剑: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其中:泰阿、龙渊、工布、湛泸、巨阙、鱼肠、纯钧、胜邪由欧冶子铸就。
中国古代五大名剑,都叫什么
1、中国古代五大名剑指的的是欧冶子所铸五把绝世宝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 ‘胜邪’,四曰‘鱼肠’, 五曰‘巨阙’”。
2、五大名剑:
1)湛卢(zhàn lú)剑或湛泸剑是春秋时期铸剑名匠欧冶子所铸名剑之一。五大盖世名剑之首。十大名剑排名第二。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 越王允常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
2)纯钧剑,十大名剑第九位。铜锡合金,是一把尊贵无双的剑。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欧冶子所铸。“……扬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
3)胜邪,春秋战国时欧冶子所铸五把宝剑之一,排第三,是小剑。吴王阖闾曾得。阖闾用它主持祭祀。欧冶子铸此剑时曰:吾每铸一剑,便铸一恶,故此剑名曰胜邪。《越绝卷第十一》记载: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闾之时,得其胜邪、鱼肠。阖闾无道,子女死,杀生以送之。
4)鱼肠,古宝剑名。《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意谓极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鱼腹中。《吴越春秋》:“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泸。”一作“豪曹”。一说谓剑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鱼肠。见《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之不能断,刺之不能入”汉高诱注。
5)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期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钝而厚重。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不折不扣的大剑。挥之,则剑气纵横。而巨阙剑,能“穿铜釜,绝铁砺 ,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
3、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剑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中国古代名剑有什么
第一剑 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第二剑 湛泸剑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第三剑 赤宵剑 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 第四剑 泰阿剑 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第五剑 七星龙渊剑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第六、第七剑 干将、莫邪剑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第八剑 鱼肠剑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 第九剑 纯钧剑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 第十剑 承影剑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中国古代的名剑有哪些?
中国名剑榜 (0) 轩辕剑 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 《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 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 禹剑 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3) 启剑 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 (4) 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 夹剑 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 定光 殷太甲铸,文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 照胆 殷武丁铸,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 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承景脊练。 (9) 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 昆吾 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11) 骏 周简王铸,铭曰骏,大篆书,三尺。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 干将莫邪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13) 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 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 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 太阿工布铁剑 三枚太阿工布诫,秦昭王铸,铭曰诫,大篆书,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 定秦 秦始王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 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 神剑 汉太公所得。 《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 赤霄 汉高帝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 神龟 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 八服 汉武帝铸,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 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 毛、贵 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 衍 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书。 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 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 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铭曰更国,小篆书。 (27) 秀霸 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小篆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 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 龙彩 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 金剑 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 安汉 汉顺帝铸,铭曰安汉,小篆书,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铸。 (32) 中兴 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小篆书。 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 (33) 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三尺六寸,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 思召 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 《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 (35) 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6) 镇山剑 蜀后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阁山故名。 (37) 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曰青虹,魏武帝铸。 (38) 魏三剑 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 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0) 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 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小篆书,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本文链接:http://www.gs5000.cn/a/2373.html
发布于:2023-05-2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