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成本 _ 人工降雨成本大吗
人工降雨时发射一枚降雨弹,消耗的费用是多少?
上海市第一次实施人工降雨的费用就达到了470万元,毕竟降雨需要的催化剂费用就占据了近10分之一的花销。 还包括了人力成本,飞机火箭的租赁成本,还有管理费维修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我国,飞机和火箭作为重要的交通军事航天等武器,一般是不予以外借的,但人工降雨不包括其中,可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借出去。据悉,一枚降雨弹,也就是火箭弹、飞机弹就高达4000元。其中火箭的发射发射架的费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万元,即便如今人工降雨的技术在提升,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如果不是因为物有所值,能帮助人们暂缓旱情,避免更多的资金损耗流失,人工降雨或许早就面临淘汰了。一般而言,一个省全年依赖的降水弹大约为100颗左右,能实现的降水量大约在1亿立方米之上,可见成果还是极为不错的。
人工降雨是怎么降雨的?
主要是通过人为的射入干冰而造成的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与自然降雨非常相似,都是依靠水汽在云层中凝结而最终下降。还是人工降雨,但比自然降雨多了一步,那就是给云层添加催化剂,让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降雨现象。人工降雨自然需要水,一定高度有富水云;其次,需要气温骤降,使云中的水凝结成雨。人工降雨只是在干冰升华时瞬间带走大量热量,降低环境温度,使云层变成雨。
人工降雨的原理
是利用一定的手段撒布催化剂进行实验,从而增加云中凝结核的数量,改变云中的温度,扰动并产生对流,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通常,自然降水不仅需要一些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云中的微物理条件。比如零度以上的暖云中一定有大水滴;冰晶一定在零度以下的冷云中。
如果不能满足必要的自然条件,不管天气和云的情况如何,都不会下雨。因此,当云和降水过程处于发展或持续阶段时,选择人工降雨。根据科学家的经验,适合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天气、东北冷涡和切变线。此时云层较厚,有持续上升的气流,有利于人工增雨和人工降雨。降雨的主要技术是通过飞机、大炮、火箭等特殊传输手段催化局地大气云,使云中更多的水变成雨滴落下。
人工降雨的成本很高
甚至是完全的资源浪费和亏本生意。然而,这也是一种无奈的情况。毕竟和干旱相比,如果能用钱解决就更好了。据了解,中国上海已经实施人工增雨,当时的成本已经达到470万元。降雨所需的催化剂占成本的近1/10。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干旱严重的农业省份,成本是可怕的。当然,农作物非常重要。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小农经济,现在倾向于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但农业仍然占据着重要的部分。换句话说,如果庄稼死了,中国人该吃什么?所以,不管怎么烧钱,人工降雨该做还是要做!
人工降雨是怎样实现的?一次消耗多少钱?
人工降雨是向空气中发射干冰,是空气中的温度急剧降温,水蒸气快速凝结成水滴以达到降雨的目的,一次大雨要5到10万元不等。
“下雨啦”!岳阳发射数枚火箭弹人工降雨,对当地的农殖户有何影响?_百...
第1点对当地农户养殖其实有很好的一个帮助,第2点通过这种方式来下雨的话,大家也能够不至于出现干旱的现象,第3点这样很多养殖户也能让家里的养殖变得方便一些。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降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了,极大地惠及着我们的生活。其实人工降雨,准确来说应该被称为“人工增雨”。
因为依照人类目前科技能力,还无法实现“无中生雨”,只能在有富含水汽的云层的前提下,改变雨量的大小,可以使雨量偏小的雨变得雨量大一些,再由中雨变成大雨、暴雨这样的情况。
人工增雨所需条件:
1.水汽条件,即在一定高度的高空上,最好具有富含水汽的云层。
2.上升运动,因为上升运动会把水汽带到高空凝结形成云(水蒸气不断抬升,先遇热再遇冷,导致部分水蒸气饱和而被析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然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水的条件。
3.骤降的温度,要让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就要有一个骤降的温度,比如利用干冰升华时瞬间带走大量的热而降低环境温度催云成雨。
4.凝结核,这是指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因为水汽的凝结需要一个附着体,如果没有凝结核,水汽不能有效地凝结。
5.足够的冰晶,云中的水滴十分细小,可以长期稳定地悬浮在空气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冰晶,天空就只是有云无雨的状态,而向云雾中播撒碘化银粒子,就是为了产生足够多的冰晶。
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依靠云层中的水蒸气的凝结在一起,最后下坠。
“人工增雨”的原理
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比如云的厚度、高度、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以及温度等等,来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方式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从而达到降水的目的。
人工增雨分为暖云降雨与冷云降雨。
暖云降雨:暖云顾名思义就是温度高于0℃的云,要使暖云降水或增雨,就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暖云中获得一部分大的水滴。
作为重力碰并( 由重力原因造成的碰撞和合并过程)的启动物,破坏掉暖云原来的稳定性,达到大小水滴共存,然后云滴会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从而形成降水。
冷云降雨:冷云即温度低于0℃的云,冷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使自然云中产生大量冰晶(水汽在冰核上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固态水合物),然后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会增大,从而达到促成或增加降水的目的。
综上所述,人工增雨分为两个形式,但都需要利用飞机,火箭来发射一些催化剂,促使云层中的水能够尽快的凝结到一起。
人工增雨的费用
人工增雨的工程复杂,对设备以及催化剂都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人工增雨的成本肯定不低。要想实现降雨,那首先就要释放气象气球收集云层的冷热程度,建立降雨模型。
因为增雨分为冷云和热云,形成机理自然就不一样,所以使用的催化剂也不一样,而热云降雨的催化剂是盐、尿素之类的,成本相对于冷云增雨所需的干冰、碘化银来说,价格相对较低。
其次降雨所需要的火箭炮、飞机、发射台都是钱,比如一枚降雨弹,也就是火箭弹、飞机弹在2000到4000元不等,而火箭发射架的费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万元。
人工降雨起初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还资源浪费,但如今人工增雨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娴熟了,不过即便人工增雨的技术在提升,人工增雨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就拿我国上海市第一次实施人工降雨来说,费用就达到了470万元,其中降雨需要的催化剂费用占据了近10分之一的花销。
自1958年以来,我国的人工增雨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2016年,这一年我国人工增雨就达615亿吨,为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做出贡献。
一般情况下,人工增雨的时间都会维持在一个小时左右,而一个小时就要花费那么多钱,听起来真是肉疼!但人工增雨可以有效解决旱情,因此人工增雨是有利也有弊的。
本文链接:http://www.gs5000.cn/a/2384.html
发布于:2023-05-2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